特别策划|新媒体构筑全民阅读新景观
作者单位
黄楚新1) 郭海威2)
1)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,100732,北京;
2)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学院,100024,北京
开放科学 OSID
长按识别二维码
听作者讲述文章写作背景
还可以关注作者的学术圈喔
为便于阅读,《科技与出版》制作了文章的思维导图
点击看大图
以下进入文章全文阅读
摘 要 准确认识新媒体在助力全民阅读过程中的角色和作用,对于把握全民阅读的未来发展方向、实现高质量的阅读具有重要意义。在阅读内容方面,新媒体助力全民阅读的内容生产全员化、主体多样化、质量精品化、技术应用常态化;在阅读习惯方面,全民阅读愈发呈现全媒介阅读、交互式阅读、个性化阅读的特征;在阅读消费方面,新媒体的推动使阅读消费产业链更加完善、盈利模式趋于多样、场景边界得到拓展。面对新形势和新机遇,要想确保未来全民阅读向好向优,实现国民文化水平提升和国家文化软实力增强,需要权衡好几重关系:把握好内容精品与主题多元的相互关系;兼顾好技术体验与人文精神的双重追求;推动好社会价值和商业价值的共同提升;处理好政策引领与监管规范的辩证统一。
关键词 新媒体;全民阅读;内容生产;阅读习惯;阅读消费
阅读能够帮助人们启迪心智、开阔视野、陶冶情操,既是社会个体提升自我素养和认知能力的重要手段,也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文明程度、精神境界的重要体现。党的十八大以来,全民阅读逐渐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,连续多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,成为我国建设文化强国、提升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。习近平总书记提出:“人民群众多读书,我们的民族精神就会厚重起来、深邃起来。要提倡多读书,建设书香社会。”
新媒体的快速发展进一步推动了全民阅读的提质增效,新技术、新渠道、新形态为全民阅读提供了新选择、新体验、新方向,构筑形成全民阅读的新景观。新媒体在不断的迭代升级中完成自我“补偿”,其作为信息传输媒介的功能愈发丰富优化,为人们的阅读活动带来巨大变革,推动走向更加精准的未来阅读。在信息传播格局一直处于动态演进过程中的当下,准确认识新媒体在助力全民阅读过程中的角色和作用,对于把握全民阅读的未来发展方向、实现高质量的阅读具有重要意义。
新媒体打造内容生产新生态
当前,借助5G、人工智能、大数据、云计算等技术,新媒体不断实现跨越式发展升级,其功能属性日益凸显,对内容生产的介入和影响日益深刻,推动实现新的内容生产生态,为全民阅读提供内容基础。
1.1 内容生产全员化
新传播格局下,作为阅读活动价值链上游的内容生产,其生产主体愈发趋于多元化,内容生产逐渐突破以社会精英或专业作者为中心的固有模式,成为一种人人可为的活动。据《2019中国数字阅读白皮书》显示,中国数字内容作者数量在2015—2019年实现连续增长,截至2019年,数字内容作者达到929万人。内容生产者与用户的界限趋向模糊重叠,每个人都可以基于自己所在或感兴趣的领域进行内容生产创作,且依托新媒体渠道,内容生产、传播更加便捷,可以源源不断地输出大量的用户生产内容,为全民阅读提供丰富资源。在内容生产过程中,用户参与内容生产成为常态,通过与内容生产者有机互动,用户需求成为内容生产的重要考量,在此形势下,全民阅读本质上是内容的共创共享。新媒体激发了全员参与内容生产的热情,社会创新活力不断增长,将进一步推动优秀文化的传播传承与创新,并助力实现知识的普惠。
1.2 内容主题多样化
全员化的内容生产、多元化的传播渠道使得所生产内容的主题多元,覆盖广泛,内容生产者从不同视角、不同领域进行内容创作,有效丰富了阅读内容的品类,逐渐形成了以主流价值为引领、以多样主题为支撑,百花齐放、百家争鸣的内容生态局面。多样化的内容主题既是新媒体赋能于内容生产者的体现,同时也是内容生产者对差异化阅读需求的回应。一方面,新媒体的发展进一步拓展了内容生产的边界,无论是哲学、艺术、科学知识,抑或是经验常识,都能依托新媒体予以呈现和阅读;另一方面,面向不同用户、不同群体、不同时期的阅读需求,内容主题也将得到延展,如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,多家阅读平台推出“抗疫”专题,在普及疫情防控知识的同时,为用户提供丰富多彩的内容选择。
1.3 内容质量精品化
2019年3月4日,在看望参加政协会议的文艺界社科界委员时,习近平总书记强调:“要坚持以精品奉献人民。”随着新媒体愈发深刻介入到全民阅读过程中,人们对内容的新形式、新样态逐渐习以为常,对阅读的价值需求将回归到内容本身,有内涵有深度的精品力作将是人们的普遍追求。从区域来看,各地结合自身优势,不断优化体制机制建设,鼓励优质内容创作,力图打造新的文化高地;从平台来看,各大内容平台推出系列精品扶持计划,通过资本注入、流量倾斜等手段助力精品内容输出;从用户来看,数据显示,80.1%的用户认为应提升数字内容的质量。新媒体环境下,内容领域的多方共建共享共治趋势日益显著,低质、劣质、无效内容的生存空间将被压缩,优质内容的需求和供给不断加大,内容生态将持续向好向优发展。
1.4 技术应用常态化
在信息传播领域,技术革新推动新媒体发展演进升级,使得新媒体操作更加便捷化、高效化,内容生产过程中的技术应用趋于常态化。如人工智能技术可用于辅助或独立进行内容生产,并逐渐被应用于内容的翻译、校对等工作,显著提高了内容生产效率;大数据、云计算等技术可以助力实现内容生产的云端化,并能促进更有价值内容的挖掘与输出;5G的普及应用则将进一步变革和颠覆现有内容生产格局,与XR以及4K/8K等技术的结合将为全民阅读提供大量高品质、沉浸式内容体验。以技术应用匹配内容生产,不是两者的简单嵌入,而是以技术为支撑,创新内容生产与表达,从而释放更大文化价值,继而以内容价值反哺技术应用,以唤起更大的技术驱动力。
新媒体引领阅读习惯新变革
作为人体的延伸,新媒体正极大拓展人的各类感官系统,从而最大限度还原和实现面对面的交流,信息传播与获取的全程、全息、全效带来了阅读方式的巨大变革,不断优化和提升阅读体验,引领全民阅读新风尚。
2.1 全媒介阅读拓展多样化场景
得益于技术助力,人们的阅读场景正从过去的单一场景转向多元场景,场景深度也得到进一步拓展。从阅读形式来看,在传统的纸质阅读之外,数字阅读成为全民阅读新趋势,数据显示,2019年我国成年国民人均纸质书阅读量为4.65本,人均电子书阅读量达到2.84本。电子阅读、有声阅读、可视化阅读在提供多样化内容形态的同时,丰富了阅读场景,人们可以随时随地进行阅读,尤其随着5G技术的落地,AR/VR等技术带来了沉浸式阅读,阅读场景更加广泛,场景深入得到延伸,全息阅读逐渐成为现实。新冠肺炎疫情期间,2020年中国数字阅读云上大会开幕,运用5G向人们解锁了新的阅读体验,人们可以在线上VR看展、逛书店、体验5G富媒书,将用户阅读体验推向极致。伴随技术创新升级,其对媒体深度融合的驱动力将更加强劲,全民阅读将继续向全域场景、深度场景演进,阅读体验更加优化。
2.2 交互式阅读增进参与感体验
新形势下,以新媒体为支撑的阅读活动愈发呈现出显著的交互性特征,其指向用户与创作者的交互,且同时贯穿于阅读活动的全过程。依托各类新媒体形式,用户可以同创作者进行有效互动,用户反馈在一定程度上会融入内容创作过程中,进一步激发用户进行交互参与的热情。随着人工智能等技术被有效运用在阅读活动中,人机交互能够为用户带来更好的阅读体验,如利用智能语音操控系统可以实现对智能音响、电视、车载影音等设备的即时交互,体验有声阅读,解放人的双手双眼。围绕共同关注的阅读内容,人们可以在各类新媒体平台形成讨论社群,用户之间形成有效互动,共同参与到对相关阅读主题的讨论中。当前,随着国家在5G、大数据、人工智能等新基建领域进行战略部署,围绕新技术出现的新用法将为阅读带来更多机遇和可能,人人交互、人机交互亦将取得更大突破,为全民阅读提供更加深度的交互参与体验。
2.3 个性化阅读满足差异化需求
新媒体极大释放了内容生产潜能,为用户提供了大体量、全领域、多主题的阅读内容,当用户注意力逐渐成为稀缺资源,差异化、个性化阅读需求将更加凸显,用户倾向于选择和阅读自己感兴趣的内容。一方面,丰富的阅读资源为用户提供了多样化的阅读选择,用户能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,根据自我阅读偏好寻找合适的阅读渠道、平台、内容,满足个性化的阅读需求;另一方面,技术的应用将使得个性化的阅读需求得到更大满足,基于人工智能、大数据、云计算等技术,平台可以实现对用户的精准画像,对用户的阅读偏好进行精准定位,想其所想、感其所受,基于用户画像,实现阅读内容的精准推送,随着技术应用和产业模式的创新升级,人们的阅读需求更加多元细化,精准化、定制化阅读需求将更加旺盛。
新媒体激发阅读消费新动能
在智能互联、万物皆媒的环境下,可用于开展阅读活动的智能设备和移动终端愈发丰富,阅读服务方式、手段、范围等都得到有效拓展,阅读活动的全程、全员、全息、全效特性更加凸显,促使阅读消费更易达成。
3.1 产业链条更加完善
新媒体环境下,内容的传播和接收载体发生变革,多元化的阅读消费需求被激发,由此催生出丰富多样的阅读服务,包括内容本身及其衍生服务,如基于文学IP可改编成影视剧、动漫、主题音乐、游戏、主题商店、周边衍生、舞台剧等多种形式,涉及内容选题、生产、加工、分发、营销等多重环节,内容产业链条更加完善,各环节的衔接配合更加顺畅。以此为支撑,内容种类更加丰富,且垂直、个性、定制化的精品内容输出更加高效,能够为用户提供全品类、高品质的阅读资源。如近年来,各大网络视频平台将IP资源作为核心生产要素挖掘其内容价值,并围绕用户需求扩展服务范围,形成全产业链,从而汇聚更多生产要素,以撬动更大价值,进一步激发了阅读市场用户的消费活力。
3.2 盈利模式趋于多样
新媒体为阅读活动提供了更多平台和消费入口,同时也为业务模式的升级提供了新思路。新媒体环境下,免费与付费相结合、内容与服务相结合将助力开拓更大价值空间,盈利模式更加多样。在保持传统的广告、作品版权等盈利模式的基础上,付费阅读被越来越多用户所接受,人们愿意为感兴趣的内容付费,订阅服务、版权运营、电子硬件、广告以及衍生产品和服务等多元化盈利模式趋于常态化。数据显示,2019年,数字阅读产业整体规模达288.8亿,订阅收入占比60.8%,虽较2018年占比有所下降,但仍为收入主体,版权收入、广告收入、电子阅读器收入等都较2018年有所增长。通过创新运营模式,如借助短视频、直播等平台进行阅读产品的推广,在增加阅读APP以及内容本身曝光量的同时,能够有效提升阅读品牌和IP价值,实现阅读内容的销量增长,助力全民阅读。
3.3 场景边界得到拓展
新媒体积极拥抱新技术、新形态,阅读场景变得更加多元,得益于5G加持,全息、全场景阅读正在实现,这也是未来阅读的必然发展趋势。与此同时,随着用户付费习惯逐渐形成,人们愿意为能够满足自身阅读需求的内容付费,加上各大内容平台都开通了支付入口,阅读消费行为可以随时随地达成,阅读消费场景无论在范围上还是深度上都得到了显著拓展。从场景范围来看,人们可以通过线上线下各种渠道进行阅读消费,借助各类新媒体平台,可以实现对所需内容的即时下单支付;从场景深度来看,依托5G、AR/VR、人工智能等技术,人们可以足不出户感受到沉浸式阅读体验,同时可以在虚拟场景中实现阅读内容的云选购。场景边界的拓展为阅读消费提供更多可能,人们可以根据需要在全息场景中选购纸质书、电子书、5G富媒书等,新的消费形式在提升阅读消费积极性的同时,也将推动实现全民高质量的深度阅读。
新媒体体现未来阅读新趋势
新媒体作为阅读活动的重要工作和中介,对增进阅读乐趣、增强阅读积极性、提升阅读品质、优化阅读体验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,是加强高质量的全民阅读的重要手段。以新媒体为基础,借力国家的政策引领、技术的创新迭代,以及多元的阅读需求,未来阅读将向品质突出、智能交互、全息体验发展演进。面对新形势新机遇,如何确保未来全民阅读向好向优,实现国民文化水平提升和国家文化软实力增强,需要权衡好以下几重关系。
4.1 把握好内容精品与主题多元的相互关系
为了更好满足不同主体的个性化、差异化阅读需求,新媒体环境下的内容生产已然也将仍然呈现多元化的主题,且围绕同一主题,多方生产主体、多元话语模式、多种表现形式等共构形成品类繁多的阅读资源体系。然而需要警惕的是,如此庞杂的阅读资源中往往夹杂低质劣质以及无效内容,甚至不乏出现反主流价值观的内容,容易形成价值误导,严重者可能使主流价值观面临补冲击和消解的威胁。因此,在确保阅读主题多元化的情况下,政府、平台、作者等主体间需做好协同配合,鼓励向社会输出优质精品内容,把握好主题导向,充分发挥主流价值的引领作用,实现“开卷有益”,为全民阅读打造良好的内容生态,促进全民阅读的高质量健康发展。
4.2 兼顾好技术体验与人文精神的双重追求
以新媒体为基础,以新技术为驱动的数字阅读将迎来更大发展机遇,运用新技术来为用户打造前沿、优质的阅读体验是未来阅读的重要发展方向,但在此过程中,应避免技术至上,要在技术应用的同时兼顾人文价值,从而实现阅读价值的最大化。在内容生产过程中,应坚持技术的工具属性,不能以新技术、新形态为噱头进行炒作,而忽视内容本身的价值,导致开屏惊艳、内核空虚,难以真正向用户输出有价值的内容。在内容配给过程中,不能唯技术是从,应坚持算法推荐与人工干预相结合,用主流价值导向驾驭算法,从技术和人文双重视角出发,为用户推荐有质有品的多样化内容资源,最大限度弱化或避免信息茧房效应,让阅读能够真正深入人心、浸润心灵。
4.3 推动好社会价值和商业价值的共同提升
全民阅读既关系到国民文化素养、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提升,也对内容产业的发展升级具有重要影响,在未来的全民阅读发展过程中,政府、平台、作者等各方应兼顾好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,坚持底线思维,坚持社会效益优先,致力于实现社会价值和商业价值的共同提升。一方面,要继续推进全民阅读的战略部署,做好主流内容生产、传播,增进主流内容的阅读供给,传播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,增进知识普惠,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的阅读内容、产品和服务,增进全民阅读的社会效益;另一方面,要在维护好社会效益的同时,进行运营创新,探索多元化的盈利模式,推动产业健康稳定发展,力争打造数字经济领域新的增长点增长级。新媒体在助力全民阅读过程中,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辅相成,相互促进,社会效益是经济效益实现的重要前提,继而,经济效益为社会效益的实现提供有力保障。
4.4 处理好政策引领与监管规范的辩证统一
新媒体为全民阅读带来诸多机遇,但其开放性、交互性等特征,以及可能带来的碎片化阅读、虚假知识泛滥等现象,则容易对知识体系的系统性、结构性造成冲击,同时也容易对用户造成误导。为形成良好的阅读生态,需坚持多方共治、齐抓共管,在政策引领与监管规范上做好平衡。围绕建设文化强国这一战略目标,建立健全加强全民高质量阅读的引导性政策,完善优质内容激励机制,平台方与创作方协同响应,在精品输出上下大功夫,共同助力构筑良好内容生态。与此同时,针对新媒体环境下的全民阅读已经出现、正在凸显、可能发生的系列问题,政府、平台、协会等应高效联动,形成方向明确、分工合理、决策科学、执行有力的监管规范体系,创作者应加强自律意识,严格自我把关,用户应主动提升媒介素养,做好监督,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。由此,推动形成正面引领、全面监管、多方共建、健康向上的全民阅读生态,充分挖掘释放全民阅读的意义和价值空间。
结 语
新媒体的快速迭代发展为全民阅读带来有力驱动,使内容生产、阅读形态、阅读方式、阅读场景、阅读消费等都发生巨大变革,在解构与重构中形成全民阅读的新生态、新景观。5G时代,人工智能、大数据、云计算、MR等新技术新应用的有力嵌入,将为全民阅读带来更多可能,新媒体阅读将加速向交互化、个性化、精品化、智能化、场景化、沉浸化的未来阅读演进,推动实现高质量的全民阅读。媒体格局迅速变迁的浪潮之下,深入挖掘、研判和把控全民阅读的新趋势、新机遇、新风险,找寻全民阅读新的增长点,促进全民阅读行稳致远,将是继续推动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必须要思考探索的重要议题。
参 考 文 献
(上滑查看)
[1] 张文彦,卢迪.全民阅读在中国:范式、共同体与变革[J].中国编辑,2020(4):41-46.
[2] 黄晓新. 5G时代数字阅读智能化变革[J].中国出版,2020(4):16-20.
[3] 刘果.场景视域下数字阅读特征与发展策略研究[J].湖南大学学报(社会科学版),2020,34(1):148-154.
[4] 杨嵘均.网络智能时代纸质阅读向数字阅读模式跃迁的裂陷与弥合[J].南京社会科学,2019(12):108-116.
[5] 周斌. 数字阅读负面影响治理研究:难点·遵循·路径[J].出版发行研究,2019(11):56-60.
[6] 黄楚新,刘美忆.我国新媒体发展的新特点及新趋势[J].传媒,2019(19):19-21.
[7] 胡正荣.全息阅读助力全民阅读[N].人民日报,2020-04-24(20).
[8] 2019年度中国数字阅读白皮书:中国数字阅读用户总量达4.7亿[EB/OL].(2020-04-23)[2020-05-19]. http://www.xinhuanet.com/2020-04/23/c_1125896421.htm.
《科技与出版》2020年第7期P29-34
如果您喜欢,欢迎转发至朋友圈
订购我刊,邮发代号:82-655
科技与出版
CSSCI来源期刊、中文核心期刊
“复印报刊资料”重要转载来源期刊
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刊核心期刊
投稿
请登录我刊投稿平台http://www.kjycb.com
订阅&合作
订阅杂志:(010)83470506
联络合作:(010)83470490
(010)83470491
(010)83470492